哪種情況子宮肌瘤非做手術不可?
子宮肌瘤是高發性的婦科疾病。許多患者在確診為子宮肌瘤後,會感到恐慌,希望儘快醫治。子宮肌瘤有幾種常見的手術方式:開腹手術、微創手術以及海扶刀無創消融術。相較於開腹手術和微創手術,海扶刀治療的優勢都是明顯的:在達到同樣手術效果的同時,減少手術對女性身體的傷害,手術風險較低,恢復期也相對較短。
患上子宮肌瘤是否就非做手術不可?
事實上,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,通常如果患者肌瘤較小,無明顯臨床症狀,且無惡變徵象,可定期隨診觀察,若肌瘤繼續長大或出現臨床症狀時,則需要進一步治療處理。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,而患者也要根據自身狀況和醫生建議來決定最後選擇哪種治療方式。
1、子宮肌瘤很小,臨床沒有表現,患者已經接近更年期,已在即將絕經的年齡,這類子宮肌瘤一般無需進行手術,建議定期複查或藥物治療;
2、子宮肌瘤比較小,患者症狀表現不是很嚴重,年齡比較大,沒有明顯的生育要求;或者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,但身體較差,不能耐受手術,可以選擇一些非手術治療,用藥物進行輔助治療;
3、子宮肌瘤較大,(指征通常是肌瘤大於5cm),或者肌瘤不足5cm但長在特殊的位置而引起了相關的臨床症狀。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手術,單純依靠藥物治療,治療效果是十分有限的,藥物主要以控制臨床症狀為主,如月經紊亂、貧血等,但對於子宮肌瘤過大壓迫直腸、膀胱而出現的便秘、尿頻效果不大。還有一部分患者,有極高的生育需求,這種情況下,也是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的。
隨著科技的進步,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方式也變得多樣,包括傳統方式及無創手術—聚焦超聲治療(UsgHIFUa),不同的治療方式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,患者應根據自身的狀況和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。
如果一定要做手術,是否每一位患者都能做海扶刀手術呢?
聚焦超聲治療(UsgHIFUa),又稱海扶刀手術,是相對來說較為新的手術概念,許多患者對做海扶刀手術的無創、術後恢復較快的特點感興趣,但卻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做海扶刀手術?
事實上,結合病史、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,只要確診為子宮肌瘤,並經術前海扶定位成功的肌瘤均可行海扶刀®治療。關於子宮肌瘤的大小,通常2.5-15cm的肌瘤,經過醫生進一步檢查後,確認位置適合、沒有器官黏連、沒有惡性嫌疑、超聲通道安全,機載超聲可以顯示、具有安全聲通道的肌瘤均可以治療。對於部分巨大肌瘤(15cm 或以上的肌瘤),可以分次進行海扶刀®治療。
海扶刀®可治療:
1. 肌壁間(肌壁間突向漿膜下的肌瘤在有安全聲通道的前提下是可以行海扶刀®治療的,只是在靠近漿膜層部分有時不能全部消融。而有研究表明,海扶刀®治療在消融率達70%時就已經和手術切除有同等效果)。
2. 粘膜下(只要肌瘤能清晰顯示,具有安全的聲通道,肌壁間凸向黏膜的肌瘤可以進行海扶刀®治療,治療後肌瘤可能在近期排出,或者逐漸吸收縮小)
3. 漿膜下多種位置的肌瘤
4. 多發肌瘤(治療多發肌瘤 顯著優於腹腔鏡,有時候甚至比開腹手術治療更徹底。但對於多發性子宮肌瘤而言,任何治療以後都有可能會面臨著復發的問題,這個時候海扶刀®治療無創以及可重複性的優勢體現的尤為突出)。

子宮肌瘤患者中,臨床上大概超過80% 的患者都適合接受海扶刀®治療。
但是有一些子宮肌瘤的情況是不適合做海扶刀治療的:如下腹部曾予以大劑量放療,皮膚條件較差;俯臥位時,子宮肌瘤或增大的子宮仍壓迫直腸者;處於月經期、孕期、哺乳期;有未被控制的其他婦科疾病;有合併子宮及附件的非良性病變;在治療前3個月內,子宮肌瘤曾接受其他局部治療,如經皮穿刺射頻、微波或冷凍等治療以及經皮穿刺動脈插管栓塞治療等;海扶刀設備上的機載超聲不能顯示的子宮肌瘤;不能與醫生或護士交流溝通者;經過各種輔助方法處理仍沒有足夠聲通道的子宮肌瘤;患有嚴重疾病(如心臟病、不能控制的糖尿病、腦血管病等)或一般狀態較差,無法耐受治療的。有以上情況的患者選擇海扶刀需要慎重,並諮詢自己的主治醫師,再做出決定。
每個患者的子宮肌瘤形狀、大小、狀態都有差異,患者的心理素質也大不相同,因此適不適合做海扶刀,不可單純憑藉資料就做出判斷。我們建議患者在確診子宮肌瘤後,與主治醫生積極溝通,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,早日恢復健康!
免費查詢/預約